柴油發電機組正常停機需遵循 “先減負荷、再怠速、最后停機” 的核心原則,避免突然停機導致設備損傷或故障,具體要求可分為停機前準備、停機操作、停機后檢查三個階段。
一、停機前準備:確保負荷平穩轉移
停機前需先切斷負載,讓機組從帶載狀態平穩過渡到空載狀態,避免沖擊。
- 逐步卸載:通過配電柜或控制系統,先切斷非重要負載(如照明、非關鍵設備),再切斷主要負載,嚴禁帶滿負荷直接停機。
- 確認空載狀態:卸載后觀察機組儀表盤,確保 “負載電流” 降至 0A,“功率表” 讀數接近 0,確認機組已處于空載運行狀態。
- 檢查運行參數:停機前最后檢查一次機組關鍵參數,包括機油壓力、冷卻水溫度、轉速等,確保無異常(如無機油壓力過低、水溫過高等報警),若有異常需先排查故障,不可直接停機。
二、停機操作:按步驟規范執行
空載狀態下需先怠速運行,讓機組溫度和壓力緩慢下降,再執行停機動作,具體步驟如下:
- 怠速運行降溫:將機組轉速降至怠速(通常為 700-900r/min),保持怠速運行 5-10 分鐘。這一步可讓發動機的冷卻水溫度從工作溫度(通常 80-95℃)降至 60℃以下,同時讓機油充分帶走各部件(如活塞、曲軸)的余熱,避免因溫度驟降導致部件變形或機油凝結。
-
執行停機動作:
- 手動操作機組:將 “停機手柄” 從 “運行” 位置緩慢扳至 “停機” 位置,直到發動機完全停止轉動,不可猛拉手柄。
- 自動控制系統:通過控制面板按下 “停機” 按鈕,等待系統自動完成怠速、斷油、停機流程,期間不可強行中斷操作。
- 切斷輔助系統:發動機停止后,關閉機組的燃油開關、冷卻水開關(若為強制水冷系統),再斷開控制電源開關,避免蓄電池長期放電。
三、停機后檢查:做好后續維護與記錄
停機后需及時檢查設備狀態,為下次啟動做好準備,關鍵要求如下:
- 外觀與滲漏檢查:檢查機組機身、油箱、機油管路、冷卻水管路等部位,確認無燃油、機油、冷卻水滲漏,若有滲漏需標記并及時維修。
- 補充消耗品:根據停機前檢查的油位、水位,補充機油(加到機油尺 “上下限” 之間)、冷卻水(若為防凍液需檢查濃度,確保符合環境溫度要求)、燃油(建議加到油箱容積的 2/3 以上,避免油箱內壁生銹)。
- 清潔與記錄:清理機組表面的灰塵、油污,尤其是散熱片和空氣濾清器,防止堵塞影響下次運行;同時記錄本次停機時間、累計運行時長、停機前的參數(如機油壓力、水溫),納入設備維護檔案。
特殊情況補充要求
- 若機組連續運行超過 8 小時,或運行環境灰塵較多,停機后需額外檢查空氣濾清器濾芯,若堵塞需清潔或更換。
- 冬季(環境溫度低于 5℃)停機后,若機組使用普通冷卻水(非防凍液),需及時排空機體、水箱內的冷卻水,防止凍裂缸體或水管;若使用防凍液,需確認防凍液冰點低于當地最低氣溫 5℃以上。